kaiyun全站(中国·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学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堂】《安徽日报客户端》报道一弦一唱真功夫 一招一式见传承——安徽师范大学暑期调研团寻访亳州“二夹弦”民间传统艺术
编辑:段传钦 预审:王俊荣 终审:奚泰来  发布时间:2023-07-14  点击量:

报道转载如下:

“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这是亳州市“二夹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付红伟今年暑期在与安徽师范大学赴亳州市二夹弦传承与发展调研团队座谈交流中总是提及的一段话,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二夹弦”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百年技艺隽永传承

二夹弦,主要流行于鲁西南,豫东豫西,皖北一带的戏剧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皖北一代主要集中在亳州,是亳州地区的特色剧种,因为该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四胡的两根老弦、两根子弦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演奏,故名“二夹弦”。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二夹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剧种的唱腔活泼优美朴实,多为一些生活小戏,来源于生活,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很受老百姓喜欢,很多地方称之为“半碗蜜”。亳州人民非常喜欢,给了“二夹弦”很多赞誉。

座谈期间,付红伟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二夹弦”如《三拉房》《盘妻索妻》《梁祝下山》《站花墙》等经典剧目,并现场演唱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让团队成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二夹弦”的独特魅力。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付红伟,“二夹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3岁进入戏校学戏,14岁正式登台演出,坚守戏曲舞台四十余年,曾获2002年全国和平大赛获得金奖,2003年全国国花杯,参赛剧目《春催杜鹃》获得金奖。

当团队成员问及付红伟老师为何选择“二夹弦”为终身职业时,她说道:“我从小热爱戏曲,自学京剧、梆子戏等戏曲,1980年考入戏校,一直坚持学习戏曲,对于二夹弦的学习是从一而终的。”当然,每种热爱与努力都经历过风雨,“对于行业的艰辛也有过摇摆,期间很多当时的同学同事都选择了转行,对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也有过思考,但最后还是放不下这份热爱,选择了坚持。”

当同学谈及有时会因为困难而选择放弃时,付红伟则分享了她自己在演艺生涯中的故事,“当时去河南演出,戏团带上乐器和戏服,装满了好几个大箱子,11月的河南非常冷,我们就互相搀扶着搬运演出的家伙什,坐上轮渡跨越黄河去演出。”回忆起这些时,付红伟是笑着说出来的。求学与演艺生涯中吃过的苦,是难以想象的,所谓忆苦思甜,没有辛苦何谈幸福。

守正创新责担于肩

随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二夹弦”本身也经历着传承中的创新,在演唱中借鉴了梆子戏的伴奏曲牌和锣鼓,吸收了一些唱腔曲调和楹式,还将大弦戏的曲牌发展成为自己的板式唱腔,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糅合了这些曲种的音调,但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声吐字,假声拖腔,唱腔难度非常大,比如假声尾音往上翻的时候就比较难,不像梆子戏,大腔大韵,嗓子条件好就可以,而这则需要很多技巧。

“作为戏曲人,不仅要吃身体上的苦,更要担负起一份责任。我们绝不能把这个宝贝给弄丢了,有义务有责任把它传承发展下去。”付红伟坚定地说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夹弦”的听众越来越少,加上培养二夹弦人才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吃这份苦,再加上许多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曲,所以招生很困难。现实导致传承人也少之又少,“二夹弦”的发展面临困境。付红伟提出,要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戏剧爱好者投身民族民间艺术当中,多说群众感兴趣的事,多唱人民喜欢的曲,在不失“本味”的前提下促进二夹弦的原创剧目推陈出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交流中,团队成员们深深地被付红伟坚守传承的精神所打动,请教“二夹弦”的发声方法,学习二夹弦的“转手腕”“提腕”“上腿”等基本身段,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实则一举一动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规定。

“二夹弦”的形成与发展及所涵盖的艺术特点,既承载着文化的精髓,也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情感,更是对民族传统技艺的发扬,在秉承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目标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坚守者、传承人接续奋斗。

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47/885864.html?isShare=true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