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高燕)6月28日晚,在经过11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曲专业评委近三个半小时的聆听与讨论之后,上海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作曲系主任周湘林最终宣读了第八届“百川奖”作曲比赛的最终奖项,我院青年教师王瑞奇博士的作品《六幺》获得第八届“百川奖”作曲比赛二等奖,我院2015届优秀毕业生盛萌的作品《孤独者的梦》获得一等奖,第八届“百川奖”决赛音乐会暨颁奖典礼在贺绿汀音乐厅正式落下帷幕。
以“纳百川之气象,和时代之韵律”为比赛宗旨,2009 年创办的百川奖已经走过整整十个春秋,并逐步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作曲专业竞赛和青年作曲家向往展现才华的重要平台。本届“百川奖”要求参赛者,必须采用指定乐器进行中西混合编制。让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交织对话,作曲家要对中西乐进行富有音乐性和探索性的创作。
《六幺》采用了 9 件不同乐器组合,呼应唐大曲的音乐结构,通过对音乐材料的运动、变化与聚合使唐代乐舞的气质得以浸染。在全场十部作品中,《六幺》使用的乐器最多,指挥家高健领衔大地之歌室内交响乐团,和一众优秀的青年演奏家出色地完成了对《六幺》的精彩呈现,也给在场的 400 余名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悉,今年“百川奖”的投稿量较往年翻番,总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 113 部音乐作品,包括 22 部海外有效投稿。我校青年教师王瑞奇的作品作为最终入围决赛的 10 部作品,在与来自奥地利、韩国、中国台湾、旅美华人的其他 9 名作曲家作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摘得二等奖,这也是我校在该类竞赛中的首次获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也让“百川奖”在创办的第十个年头,迎来了来自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的声音。
在 29 日举行的“百川奖”获奖作品高峰论坛中,王瑞奇“复盘”了《六幺》的创作过程,并结合自己在安徽师范大学作曲系的教学、科研与创作的相关思考,就‘什么是多元化的艺术?’、‘为什么我们需要当代音乐或当代艺术’、‘教育究竟改变了什么?’等问题同与会专家共同研讨。会后,包括莫斯科柴可夫斯基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当代音乐中心主任 Vladimir Tarnopolski、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主席 Prof.Peter Swinnen、上海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作曲系教授尹明五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均对王瑞奇老师的作品与研讨会发言予以高度评价,也对安徽师范大学作曲系给予好评。上海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院长廖昌永在论坛致辞的最后,用“比赛是短暂的,相知是长久的,音乐是永恒的”深情寄语了十周岁的“百川奖”。未来,“百川奖”还会继续为年轻人创造出更多交流竞技的美妙时刻,将有更多的青年作曲家为“百川奖”带来更多才华横溢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