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实践团队在安庆石化黄梅艺术团开展了一场学习和挖掘安庆黄梅艺术的交流讨论会,以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黄梅戏。
参加这次交流会的有安庆市剧协副主席、黄梅戏艺术杂志副主席何成杰,安庆石化黄梅艺术团团长操基雲、副团长凌月友,安庆电视台黄梅阁栏目组胡导,我院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余鑫、副主任冯杰,院团委书记王亚楠,以及石化黄梅艺术团和实践调研团队的全体成员们。
60多岁的何主席依然精神抖擞,说到黄梅戏更是滔滔不绝。他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了黄梅戏的渊源和历史,将黄梅戏分为4不同阶段讨论了黄梅戏的唱腔、语言、伴奏、脚本,对于黄梅戏的大起大落以及今后的发展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过去也有很多到安庆来调研黄梅戏的大学生,比如上海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大学,但他们跟艺术、音乐都无关,对于安师大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这次的到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余鑫老师代表实践团队发言,认为这是一场学习型座谈会,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研讨可以对黄梅戏有更多的了解和新的认知,并表示今后将一直与艺术团保持联系,以便对黄梅戏艺术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以填补学院一直以来在戏曲方面的空缺。交流会上,队员们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原本计划两个小时的交流会不知不觉已经过去3个多小时,同学们似乎感觉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
队员汪自凡在接受安庆电视台黄梅阁栏目的采访时说,“我觉得这次交流会是一场令人难忘的回忆,过去在查找黄梅戏资料时出现的很多疑问今天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次的交流也带我们更深层次的走进黄梅戏。”
安庆电视台胡导说,“对黄梅戏发展发掘反映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这样的调研活动很有意义。”
下午,实践团队又来到了菱湖公园,寻声找戏迷,进行走访。85岁的刘奶奶是个业余戏迷,在聊天中主动为大家唱起《十五的月亮为谁圆》;很多戏迷朋友都表示自己不仅爱听黄梅戏也爱看黄梅戏,更喜欢黄梅腔调的悠长婉转以及黄梅戏中所散发出来的韵味;年轻戏迷们对当下的黄梅戏也有积极的认识,“如今的黄梅戏其实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再芬剧团’,在音乐、剧本、灯光上都有很大改进,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黄梅戏。”
在严凤英纪念馆,队员们看到了很多珍藏的历史资料,十分激动。在馆内也有很多外地的游客,当他们了解了实践团队的活动后,与队员们进行了愉快的沟通与交流,并对活动给以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