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蔡瑞)2017年11月15日下午14时,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有幸邀请到安徽省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李泰山来讲学。李老师在徽剧表演艺术与理论建设上颇有成就。讲座一开始李老师的一番话颇有深意,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原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加上了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是应该时刻保持文化精神,紧跟时代潮流”。
讲座主要从徽剧起源、徽班与徽商、徽剧唱腔变革以及徽班与戏曲(特别是京剧)的关系等方面逐一进行讲解。
徽剧是一个多声腔的剧种。说到徽剧起源就离不开徽池雅调,它是在其基础上融合石牌腔、梆子腔和二黄腔发展形成的。老师带我们一起回顾了徽班文化,他说“明清时期,徽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包含戏曲剧种、剧团以及徽文化的传承,徽班的风雨艺程折射出徽班千古风流的历史”。“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更是为“国粹”京剧打下了基础。
接着为我们介绍了徽剧诸腔的源流及特征,特别是皮黄合流、徽汉合流为京剧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湖北汉调北上融入了徽班文化,他们经常同台献艺、同戏同演,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徽班还根据《三国演义》新创了36本三国戏,造就了一批艺术人才,直到1876年在上海《申报》上出现“京剧”,从此才有了“京剧”之名。在徽班与其它戏曲的关系方面,李老师说到:“徽班与苏、浙、鲁、渝、云、粤”等省份的剧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剧种的发展都是来自于徽剧。
接下来李老师带我们欣赏了《徽剧春秋》,这部大型徽剧情景真实地展现了古老徽剧的起源、四大徽班的艺术特点和对中国戏曲的杰出贡献,还运用情景剧的艺术手法,融入传统徽剧经典剧目,全方位、多层面地揭示了古老徽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李泰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徽剧诸多腔种的起源和发展情况,详细论证了徽剧腔种的艺术特色。
听完这次讲座,同学们对徽剧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徽剧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还引发了诸多思考,是一次难得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